产业园区作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极大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园区也成为绿色化生产的关键环节、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十四五”时期是北京市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谋划期和起步期,为加快推动本市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能源学会、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共同承办的“碳中和背景下北京市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建议”决策咨询沙龙于9月23日在中关村软件园成功举办。
此次决策咨询沙龙邀请了来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北京市污染源管理事务中心、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等能源、环保领域的专家学者,各位专家根据各自科研成果及相关经验,针对北京市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建言献策。
为深入调研了解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中关村软件园资产部部长李正则带领全体参会嘉宾走进中关村软件园展厅,详细介绍了中关村软件园发展历程,从2000年批复规划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中关村软件园年产值达到3000亿元,单位密度产出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随后,各位参会嘉宾参观调研了园区地源热泵项目和能源管控平台。
在现场调研中关村软件园的基础上,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一男结合北京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系统介绍了园区开展减污降碳,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的重点任务及方法路径。北京经开智控能源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运涛总结了亦庄经济开发区“十三五”以来在节能低碳领域所做工作和经验模式,同时展望了“十四五”期间亦庄经济开发区的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碳达峰、碳中和的形势任务。指出,北京市产业园区在双碳目标下肩负双重任务,不仅要实现园区自身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提出北京市产业园区应当成为技术研发示范基地,成为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输出者,充分发挥北京智力、资源优势,支撑全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尽早实现。
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于凤菊结合国家及北京市相关产业政策,以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入手对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建议,并表示在首都北京开展包括低碳发展园区在内的试点建设,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
北京市污染源管理事务中心科长杨侯剑指出利用园区大数据平台,协同管控园区内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各类环境污染物,可以帮助园区有效节能减碳,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咨询所副所长钱靖华从规划环评的角度分享了促进产业园区低碳减排的实践案例,指出规划环评可促进园区有效对标、合理整改,真正实现园区绿色发展,同时达到减污降碳的目的。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慧结合国内绿色园区低碳发展案例,指出园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效、提升园区碳资产管理水平以及实施节能减碳的技术等手段实现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华清安泰(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伟结合北京市地热能利用发展历程,提出了地热新能源分布式供能助力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方案内容。
最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调宣部部长刘发贤做总结发言,对本次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同时,希望本次沙龙活动能够成为科协、学会及中关村软件园、经开区、所有专家沟通协作的新起点,在更广范围内、更多层面加强交流加强合作,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产出高质量咨询成果,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学会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双翼街383号
联系电话:联系人:李忠武 010-55591139 15811266875
公共邮箱:bjnyxh2020@163.com
微信公众号:bjnyxh